繁体|简体
加入收藏
意见反馈
首  页特别推荐政策法规合作平台农业资讯农产信息统计数据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专题视频

“蔬菜工厂”崛起,大棚升级新寿光

2016年06月15日 11:08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创新科技构筑产业新优势

  参观寿光蔬菜博览会,让人感受到艺术般的享受。西红柿可以长成“大树”,南瓜成为展馆走廊顶棚的装饰品,雾化柜里长出了茂盛的茄子,圣女果像葡萄一样串在枝条上……

  寿光蔬菜博览会已经举办了17届。记者在今年的博览会上看到,2000多个蔬菜品种和百余项先进技术正在展示。大棚滴灌、臭氧抑菌等300多项国内外先进技术,立体栽培、无土栽培、椰糠基质栽培、生物组培等30多种种植模式,已在寿光田野上推广。

  寿光是从种植大棚蔬菜开始走上富裕道路的,但现在大棚蔬菜在全国呈燎原之势,很多地方都把发展蔬菜大棚当做精准扶贫项目,建设力度可以说前所未有。在这样的形势下,寿光如何保持自己在蔬菜产业方面的优势?寿光人的回答是,创新科技构筑新优势。

  过去,种子是寿光蔬菜产业的最大短板。如今,他们建起13家种子研发中心,通过审定、鉴定的蔬菜新品种达到46个,国产蔬菜品种市场占有率达66%。全市育苗企业达200多家。在位于寿光市的潍坊科技学院生物工程研发中心,李美芹博士告诉记者,他们新研发的西红柿品种,番茄红素比普通品种增加一倍。

  种苗产业现在是寿光的战略性产业。他们建设了占地138亩的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研发中心,还有12家“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寿光以12公里长的现代农业走廊为依托,集中规划建设了4700亩种苗繁育区,吸引科研机构和人才到寿光创业发展。全市从事育苗的企业已经有200多家,育苗设施面积 100多万平方米。寿光蔬菜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面分别达到95%和98%,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

  羊口镇是寿光北部滨海盐碱地带。干旱缺水严重制约这里的农业发展。今天繁忙的却是蔬菜大棚建设工地。我们在工地上找到了忙碌着的镇党委书记吴广兴。他介绍,早在2000年,杨庄村、刘旺村就在盐碱地上建大棚无土栽培西红柿,目前全镇无土栽培大棚已发展到80个。

  无土栽培是寿光蔬菜生产的成熟技术。抓住这个新产业,羊口镇整体流转土地7500亩,实施蔬菜大棚示范工程,其中规划了2000亩的高标准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示范区。镇上投资3000多万元配套道路、管网、深水井以及电力等基础设施,农户来园区建大棚,免除前5年土地承包费2万元,镇上出资聘请技术人员全程指导。目前,全镇在建工厂式蔬菜大棚113个,面积680亩,再有一两个月就能移植生产。吴广兴信心十足:“我们将会让这不毛之地变成高效菜园。”

  朱兰玺说:“把劲用到科技上,推动蔬菜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才能保持寿光蔬菜产业强大的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王亚静]

资料中心

花开两岸-别样野趣

  你吃过这么鲜嫩多汁的菠萝吗?你知道怎么…

主办单位: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