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国际化已在路上
欧盟食品安全局前主席Patrick Wall表示,中国蒙牛、伊利、三元都是顶尖的乳品企业,和全球其他国家的乳品企业没有什么差别。他表示,中国消费者不必盲目追捧国外制造的奶粉。近年中国婴幼儿奶粉质量有非常大的进步。从国际经验来说,应当从3个方面着力,提高食品安全和消费者信心:一是提高产品标准;二是严格执法;三是新的变化要及时与公众沟通。
张剑秋表示,乳企需要洞察中国乳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力。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持续提升,消费者对乳制品的诉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从单纯的关注质量保障,转变为更加强调营养健康、营养安全,因此,对于高品质乳制品的消费需求已经成为乳品行业下一步发展的重要趋势。高标准的全产业链的运作是保证高品质乳制品的关键所在。此外,国际乳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市场等,都在加速流动和进行融合,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布局全球,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也在深耕中国市场,这种跨越国界和区域的全球产业链的融合,超越了传统的食品安全的保障范畴,成为了下一步乳企可持续发展的新课题。全球产业链任何一环高标准的链接和协同,都是企业发展优质乳品的新动力。近年来,伊利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在大洋洲、欧洲、美洲等乳业发达的板块,搭建了全球相关的资源和创新的骨干网络,实现了全球的产业链布局,同时加大产品研发力度,相继推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功能性乳制品,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的消费者对乳制品的不同需求。
陈历俊认为,创新是中国乳业差异化竞争的机会。满足消费者的营养需求,提升国民营养健康是中国乳品行业的使命,“作为乳品企业,唯一的检验标准就是我们自己的产品是否有利于国民的健康”。
[责任编辑:王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