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加入收藏
意见反馈
首  页特别推荐政策法规合作平台农业资讯农产信息统计数据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专题视频

现代农业让永川“动”起来

2016年05月12日 13:16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在打造品牌上也有亮点,所有的生产基地打造模式品牌,所有的龙头企业打造产品品牌。生产基地重点推广工厂化育苗、设施化栽培、标准化生产、信息化管理等技术,实施农业生态循环模式。龙头企业全面推进绿色、地标农产品基地建设和质量认证。永川秀芽、黄瓜山梨、永川蓝莓、永川莲藕、永川食用菌等一大批地方特色农产品获得著名商标认证,取得“三品一标”认证的品牌140多个,获得地理标志的品牌有9个。

  基础好,路子对,速度快。圣水湖园区规划总面积10万亩,其中核心示范区3万亩,食用菌规划年袋栽1亿袋,地栽2000亩,现已达到袋栽7000万袋,地栽1000亩,带动农民1700人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元。黄瓜山园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核心示范区已发展早熟梨6万亩、四季小水果4000亩,接待游客96万人次。八角寺园区规划面积1万亩,正在建设中一年就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

  陈朝富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让我们农业干部备感自豪,也逼着我们创新管理。记者发现,区农委的干部所到之处都很受欢迎。

  经营户:新的发展环境让我们的事业前途无量

  “扩基地、强加工、活流通、树品牌”是现代农业园区的基本任务,也已经成为每一个农业龙头企业老板的奋斗目标。一批年富力强的社会精英通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把现代农业做大做强。重庆市玉琳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谭廷海告诉记者,“我现在最自豪的就是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做了20多年茶叶经销商,建茶园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白云升处茶飘香,云雾山上出精品”。清明后来到大安街道花果山村杨柳村民小组所在的云雾山上,才发现真的有升到云端的感觉。云雾包裹着茶园,青苔在岩石上延展。这片茶园近4000亩,绵延几个山包。谭廷海1996年就注册了“云升”商标,2003年开始办茶场,通过了无公害认证,QS认证。2009年“云升”成为重庆市著名商标,2011年,通过有机食品认证。2013年以来,“云升”的永川秀芽、竹海萌芽获“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称号,永川秀芽多次在国际名茶评比中荣获金奖。谭廷海说:“随着质量提高,公司的产品这3年销售增长最快,没有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尤其是今年,生意比任何时候都好。”看着建设中的新综合楼,他说,还要加快开发新市场。茶叶产业是永川的优势产业,现有茶园6.5万亩,“十三五”规划达到10万亩。重点打造“永川秀芽”“永川红”两个茶叶品牌,建设云雾山、阴山、箕山、巴岳山4个万亩基地,培育龙头企业20家。陈朝富说,今年计划投资2500万元,其中财政支持接近一半。

  2015年,永川蔬菜发展突飞猛进,种植面积达到40.3万亩。其中袋栽食用菌7000万袋,增幅40%。这样的增速是怎么实现的?穿越黄瓜山隧道,我们来到圣水湖园区位于何埂乡狮子村的多菇食用菌合作社。重庆上发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曹继岗是四川泸州人,搞食用菌生意已经26年了。2013年,他应邀从江苏来到永川。他说,政府扶持力度很大,有良种补贴、基地扶持、新型经营主体一次性补助及品牌创建奖励等政策。公司分别在狮子村、长丰村建了两个基地共33栋厂房,租给33户农场主。公司按1袋菌包2.2元提供给农场主,区里良种补贴1元,另外1.2元收购时抵扣,农场主不花钱进场种植。一年两季,每户每季种植5万袋,一袋产菇1斤,每斤平均5元,农场主一季可收入10万元。目前,公司建厂房已投入1100万元,政府补助了40%。但只能满足部分农户想当农场主的需求。记者发现,这“秀珍菇”还有个漂亮的商标:“语莫”。

  来到黄瓜山下麻柳河畔的八角寺村,犹如进入世外桃源。重庆华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1年开始建设“八角寺十里荷香现代农业园区”。目前,总投资达1亿元,政府补助占50%,完成9个主题种植园,面积3000亩。荷莲种植200个品种,形成多种观赏模式。去年到10月开园仅半年,就吸引游客50万人。公司总经理张优华是永川人,父子都是农业能人,1996年就建了自己的公司。随着农业发展环境条件越来越好,他选中了乡村生态旅游。他的思路是:一种养——莲藕、瓜果、花卉、鱼类;二观光——园林、农庄、山水、设施;三参与——休闲、度假、采摘、购买。园区目前已经形成了“五农合一”模式:绿色农业、科技农业、观光农业、品牌农业、创意农业。最终整个“十里荷香”成为一个观光农业品牌,一个现代农业窗口。

  记者坐着观光车,沿着6公里长的观光主干道,走在起伏的山道上,每过一处拐弯,眼前都呈现出一幅新的画面。最美的是,人工园林吻合着自然地貌,五彩花海辉映着绿色山脉,农耕文化展示着现代科技,新楼旧舍忙活着老板老翁。农委的干部们与其说是陪记者采访,倒不如说是下乡安排工作。每见到一位老板,他们很快就把记者“晾”起来,谈项目,谈进展,谈要求。看到他们那么“嗨”,记者觉得,“和气生财”就指这。

[责任编辑:王亚静]

资料中心

花开两岸-别样野趣

  你吃过这么鲜嫩多汁的菠萝吗?你知道怎么…

主办单位: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