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加入收藏
意见反馈
首  页特别推荐政策法规合作平台农业资讯农产信息统计数据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专题视频

现代农业让永川“动”起来

2016年05月12日 13:16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压题图为重庆永川四季花海。本报记者邓俐摄

  本报记者孙鲁威邓俐

  一进永川,就被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长江小城的城市风貌所震撼到了。城区高楼林立,伟岸大气;乡村绿树白屋,雨畅蛙欢。永川现在是重庆的一个区,工业、教育、医疗都是重要支撑,现代农业也风生水起。而记者走马观花看永川,发现现代农业在永川最大的成功,不仅是农业自身的提升,而且是形成了社会发展的一种崭新的带动力,使工业化的永川有了春天的活力,有了绿色的脉动,有了不断的创新与萌发。一个个现代农业园区和星罗棋布的示范区,把整个城市牵动了起来,把整个乡村带动了起来,让我们感受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见证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农业干部:发展现代农业让我们备感自豪

  永川濒江、靠城,路通、港深,产城融合、工商联动,是“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县”,是“重庆市十强工业园区”。农业怎么发展?永川有耕地100多万亩,人口108万,其中近70%是农业人口,是典型的小城区、大农区的格局。这里农业条件相对较好,农民对农村的依赖程度较高。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路怎么走?那就是要让农业亮起来,用一切现代化的手段改造农业、富裕农民、发展农村,让农业不仅不落后,还要受追捧。

  基础是什么?永川区农委副主任陈朝富介绍道,永川是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承担国家级改革两项,包括涉农建设性资金整合试验和农产品保险试点;市级改革3项,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综合试点、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试点和财政农业项目补贴资金股权化改革试点;创新改革1项,就是探索建立新型农地制度。这些改革的推进,为现代农业发展拓展了空间。

  永川区委、区政府明确:永川农业发展方向必须是现代农业,是有特色的效益农业。区农委按照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品牌化思路,构架了“3+N”现代农业园区。即重点建设圣水湖、黄瓜山、八角寺3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配套跟进金龙、来苏、临江、青峰、仙龙、何埂等一大批“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的“镇街特色效益卫星示范园”。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推广新技术新模式,落实生态绿色和谐,形成品牌发展效应。

  结合改革试验,政府加大了引导力度。首先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亮点在整合项目资金。《永川区加强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工作意见》提出,按照“产业与水、电、路配套建设”的要求,整合水利、农村道路、电网改造、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入,连片开发。2012年以来,累计整合涉农项目资金5.94亿元,改善各种道路550余公里,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万余亩,建设设施大棚0.6万亩,农机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46%。

  其次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亮点是让专业人才成为农业带头人。通过招商引资,新引进社会工商资本120家,已完成投资6.52亿元,解决就业5200人。同时,争取上级各类项目资金9.79亿元,扶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2300多户,包括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全区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50.2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9.6%。

[责任编辑:王亚静]

资料中心

花开两岸-别样野趣

  你吃过这么鲜嫩多汁的菠萝吗?你知道怎么…

主办单位: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