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加入收藏
意见反馈
首  页特别推荐政策法规合作平台农业资讯农产信息统计数据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专题视频

高雄父子的厦门“牧”歌

2010年05月07日 14: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在厦门,说起台农鲜奶,几乎是无人不识,无人不晓。为此,台农(厦门)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三旗,还得了个“牛魔王”的雅号。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台农还有个“内当家”、总经理助理吴健福。他是吴三旗的长子,也是家中的独子,可能是因为工作的关系,他习惯性地称呼父亲为“我们董事长”。

  倔强孩子 叛逆成长

  1995年,吴三旗辗转从高雄来到厦门创业。在风景秀丽的同安北辰山,他买下200亩山地,养起了乳牛乳羊。台农的事业不断壮大,到1998年5月,牧场合并了同安鲜奶加工厂,养、产形成了产业链。

  这一年,14岁的吴健福从高雄的初中毕业,尊父命来到厦门,在同安28中(现在第二外国语学校)继续自己的学业。

  一边是大都市高雄,一边是厦门远郊同安;一边是从小到大熟悉的土地,一边是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吴健福,内心的不满可想而知。于是,他愤而反抗,甚至用自闭的方式倔强抵抗父亲的“霸道”。

  四年后,吴健福回到台湾服兵役。军中生活并没能改变他的倔强性格,服完兵役回厦门,吴健福正式接手台农的生意,却又数次因为工作上的问题与父亲意见相左,为此父子二人常常闹得两败俱伤。2007年,吴健福在一次争吵后,再次“出走”台湾,为了磨炼自己,他甚至还应聘到电力公司当维修工,用做“苦力”的方式,来认识社会,认识自己。

  “在台湾工作的那段时间,我才真正长大了。”吴健福坦言。他慢慢沉淀下来,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审视父亲,这时他才发现,父亲扛起这样一副重担,真的是很不容易……

  跨海恋情 瓜熟蒂落

  经过历练,23岁的吴健福,以一个熟男的心态,重新回到台农。处理起与父亲的意见分歧,他显得成熟多了;对待“台湾模式”与“大陆模式”的不同时,他也平和多了。

  当时,一段跨海的美丽恋情,也正在孕育并慢慢走向成熟。

  吴健福的那个她,在高雄卫校读书,两人的相识,只因偶然的“鼠标轻轻一点”。

  那是2005年,吴健福回台湾度假,用朋友的“即时通”聊天,他随便点击了个叫“布丁”的女孩,没想到缘分竟然因为这随意的一点翩然而至。

  然而,女孩在高雄,他在厦门,两地恋情对热恋中的人来说真的是一种煎熬。平均3个月吴健福要回一次台湾,每个月的电话费要花掉3000多元人民币,即使是这样,那些历历在目的感动瞬间,还是让他们执着地守护着对方。

  而当年的那个倔强小男孩,也长大了,他细心地呵护、宠爱着自己的女孩:在她生日那天他亲手做玫瑰,只为她的甜甜笑脸;她喜欢小丸子,他就给她画小丸子;他在电话里告诉她自己没时间去台湾,却在她生日那天“偶遇”在台湾街头……

  吴健福的用心,换来了女孩的真心回报。2010年,女孩大学毕业,毅然安家到了厦门。“她比我还适应这块土地,我经常开玩笑说,她留在这里我回高雄好了。”吴健福乐呵呵地说。

  都市牧歌 且走且吟

  “父亲负责销售,我负责生产。”经过多年磨合,这一对台农父子已经找到了最佳“合作模式”。

  “要问台农的事情,找他,他很熟悉。”吴三旗谈起儿子,言语间有掩饰不住的自豪之情。现在的台农,已经开始在探索发展休闲农业的多元经营之路:假日,都市人可以选择离开城市,到台农农场钓鱼、烧烤、露营、跑马,甚至还可以摘果子和挤牛奶,体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把台湾休闲农业成熟的经验移植到厦门,这是很多台湾人的梦想,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鲜有成功的案例。这其中,有一方面原因是“一日游”在大陆还不是十分盛行;另一方面,台商也在慢慢摸索一条适用于大陆人 “口味”的休闲农业之路。

  “我们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大心血。”吴健福说,现在农场对市民免费开放,更主要的是,为了让公司的客户在节假日有个地方可以休闲。

  现在,台农还在酝酿一个大的发展计划。吴健福说,父亲正在四处考察,准备找500亩地,养上1000头牛、2500头羊,其余的地方建设成休闲农场,让台农的事业再往前迈进一大步。

  “家和万事兴”,我们祝福这对真诚、用心的高雄父子! (记者 林靖东)

[责任编辑:胡珊珊]

相关阅读:

资料中心

花开两岸-别样野趣

  你吃过这么鲜嫩多汁的菠萝吗?你知道怎么…

主办单位: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