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盐都台创园唱响“生态曲”答好“富民卷”

2017年10月20日 来源:现代快报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盐都台创园内各色花海竞相开放,喜迎八方游客。

  紧扣“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域和盐台两地农业交流合作的平台”的园区定位,今年来,台创园不断突出台湾元素,彰显盐都特色,全力打造花卉特色产业园区。今年6月份,该园区荣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园区”称号。

  壮大花卉产业,做强美丽经济。

  “园区现已形成‘一个中心、四大功能区’的空间发展布局。”台创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个中心,即“研发孵化服务中心”,主要包括规划展示馆、农产品展示馆、科技研发平台、质量检测平台、信息培训平台、旅游服务平台和农耕科普平台。四大功能区,融“花卉苗木产业区”、“设施果蔬生产区”、“循环农业示范区”、“郝氏故里景区”为一体,已成为台创园的靓丽名片。

  在“一个中心、四大功能区”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台创园将花卉确立为新兴的主导产业,厚植台湾元素,以打造“全省一流的花卉生产示范园区”为目标,规划1.2万亩台海花卉港,按照“两纵两横”的空间布局,促进鲜切花、盆栽花、观赏花“三花”联动齐头并进。

  该园区已形成一港八园产业格局,兰花博览园已建成3万平方米智能温室,菊园建成连栋大棚14万平方米,此外,还有百合园、水景园、红掌园等特色花卉专业园区,催生放大了“一花一园、一园一业”的示范效应。

  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绿色园区。

  今年来,台创园坚持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确保“一片林”建设成效,园区今年新增成片造林360亩,河堤绿化35公里,提升30公里绿色通道背景林,创建绿化示范村1个。该园区针对不同绿化类型,制定绿化苗木管护方案,辖区内1800多亩公益林全部与相应村居签订了管护协议,由村民包保管护,既实现跟踪养护常态化,也让村民在绿化管护工作中得到收益,真正实现造绿为民惠民。

  同时,该园区全力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按照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总体部署,围绕彰显秀美乡村风貌特色,力推生态农业“接二连三”工程,深度开发特色乡村游。突出花卉观光主题,围绕台海花卉港、郝氏故里两个端点,沿双新大道串联各个节点,做精台创园“一日游”,叫响“风情台创园” 生态乡村游品牌。

  据介绍,930日盛大开幕的2017第三届台海菊花节,集中展示了500多种切花菊、地被小菊、非洲菊、传统秋菊,不出菊园便可将全球的珍异品种尽收眼底。

  调优农业结构,做大富民文章。

  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台创园围绕省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的产业清单、技术推广清单和典型培育清单,采用“缩粮、扩经、调水、增绿”方式,加快项目集聚,不断深化秋播结构调整,沿双新大道纵深拓展,推进沿线村居整村流转,做大富民文章。

  结合花卉特色产业,园区即将启动5000平方米花卉创客空间,与现有花卉种植大户合作,采取当地农户免费试种、种植大户包技术包市场的模式,激发农户主动参与。利用1-2年期的有序引导,培养20户以上本地花卉专业种植户,带动普通农户向职业花农转变,真正实现产业增收。

  “台创园已建成了各类农业项目50多个,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4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个。”台创园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园区分层分类挖掘培育创业致富典型,利用秋播结构调整契机,结合园艺花卉、设施果蔬、休旅观光等产业类别,扶持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扩规模、提质效,示范带动当地农户参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年内再培植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个以上,让更多农户在农业产业各环节中分享更多收益,实现产业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