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福建清流:如何在山区县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助推经济

2020年12月23日 来源: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网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网讯 三明市清流县位于福建西北部,青山叠翠,林海苍茫,沿途山势险峻,一栋栋闽西民居和古厝掩隐于山谷与群山之中,犹如身处幽境。

  这座闽西小城在中国红色革命史上举足轻重。毛泽东同志就曾在《如梦令 元旦》写道:“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的壮丽诗篇。

  斗转星移,峥嵘岁月已远,曾经红色土地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如今清流县拥有多个生态“标签”: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重点林业县、全国南方桂花重要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罗汉松生产基地。

  清流县的林地资源丰富,林业用地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5%,森林覆盖率80.1%,因此也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之称。

  “我们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这意味着我们在推动地方产业发展时,要把绿色和环保放在首位。”清流县委书记池芝发对媒体称,清流地处山区,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因此为当地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条件。

  那么如何做好山水文章呢?

  “不仅是要利用自然环境,更关键的是打造营商环境。”池芝发说。

  台湾茶农来了

  清流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土地肥美,年平均气温15℃到18℃之间,年平均降雨量1771.3毫米,适宜茶树的生长,当地种茶历史悠久,因此独特的自然禀赋吸引不少台湾投资者到此种茶。

  许良远是清流县第一位台商,现已在清流县的嵩溪镇定居下来。

  从1993年至今,他已在清流县生活了27年之久,并在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落地生根。

  上世纪80年代初期起,福建沿海地区就已通过民间渠道,吸引中小台商的到来。

  1992年,许良远和一个台湾参访团到清流考察参访,他很快被这里的自然环境和土壤所吸引,当地风俗和气候也与台湾相近,最重要的是被当地政府陪同人员无微不至的接待和照顾所动容。

  “让我产生了想回馈一点什么的想法。”许良远说,原本他想捐款,但觉得不太合适,最终决定到此投资。

  这个投资行为也源于他的判断。

  “当初我就认为大陆有很大发展空间,但没想到发展速度如此之快。”

  1993年,许良远投资700多万元创办了当时福建省规模最大的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桦信茶菓,这也是三明市首家农业综合开发企业。他还在位于清流县东北部的林畲镇一举租下300亩地,充分利用当地气候和土壤环境建设茶园,并引入台湾制茶设备和工艺生产乌龙茶,销往中国各大城市。

  如今,清流县成为许良远的第二故乡。

  “每年春节,我妻子和女儿都会从台湾到这里过年。”许良远说,他在清流县27年,无论和当地人相处,还是和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打交道都很顺畅,最关键也见识到大陆基层人员的工作状态。

  “他们为地方发展费尽千方百计,每天都很努力在工作,这很不容易。”许良远说,因此他也尽量不向政府提什么要求。

  “说实在话,搞农业不用政府支持也有点困难,但我不愿意去拿政府补贴,人情难还,我到大陆投资也希望能对当地发展有所帮助。”许良远说。

  这些年来,清流县委、县政府也积极吸引更多台商入驻,极大推动当地现代农业和生态的发展。

  “这里和我的家乡很相似,所以我喜欢这里。”台商邓国光对澎湃新闻称,他来自台湾苗栗县,也是一位地道的客家人,14岁起和父亲一起做茶,至今已有近50年了。

  他所在家族从爷爷一辈开始做茶,他共有5位兄弟,其中3位从事茶叶,哥哥邓国权还是台湾有名的“茶王”。

  1992年,邓国光决定到大陆闯一闯,他先到广东搞工业陶瓷。2000年,他回归本行,赴福建安溪做茶叶。2011年,一个偶然机会,他到清流县下辖的赖坊镇考察茶厂,未成想一眼相中了这里的地理环境。

  他感觉这与自己家乡苗栗县的气候极为相似,适宜种植东方美人茶,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他特意带了一把土壤回去进行化验,这份化验报告进一步确认了他的判断。

  二话不说,他很快到清流的赖坊镇租下300亩地,准备在这里种植东方美人茶。

  “这里的气候环境特别适合东方美人茶的生长。”邓国光说,每到夏季,清流县当地气温达到30摄氏度到35摄氏度间,促使小绿叶蝉快速生长,不断咬食乌龙茶树嫩芽,吸收茶梗里的水分,茶树因天然本能,会分泌有蜜糖香气的汁液,而被小绿叶蝉咬过并沁出汁液的叶子制出来的茶,具有天然的蜜香和熟果香,价值很高。

  别看小绿叶蝉,它原本也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检验。

  “如生态不好,虫害多,茶园用农药除害,把小绿叶蝉也杀死了,东方美人茶也就做不出来了。”邓国光说,为了保证原生态的环境,他在茶园主要以牛羊等草食动物粪便作为肥料,再配上大豆和花生榨油后的渣,成本低,效果也好。

  “我做茶不要求产量高,但我要求质量好。”邓国光说,经过这么多年,他已经打算在清流扎下根来,安心经营他的事业,作为客家人,这里也能让他找到家乡的感觉,最关键是“生态很好,政策也很好。”

  三明引进台资企业最多的县

  “为何台商能在清流安家和落户,第一清流的生态和环境适合台商搞现代农业,自然环境不好,他们肯定不会来;还有就是政府一直努力打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池芝发说。

  近年来,清流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对台优势,以台湾农民创业园作为平台吸引台商到此投资,推动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取得不错的成果。

  他说,尽管清流县地处偏远,资金和资源也不算充沛,但清流台创园却连续多年在大陆20多个国家级台创园建设评价中名列前茅。

  2020年6月4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秘书局发文称,在2019年度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建设第三方评价中,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荣获全国第二名位列第三。在此前考评中,该创业园已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领先。

  目前,清流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吸引了更多台商前往。

  据福建日报报道称,截至目前,落户清流台创园的台资企业有68家,总投资12.74亿元,涵盖种植、养殖、农林产品加工、休闲观光等多个产业,年产值超10亿元,已成为三明引进台资企业最多的县。

  这份成绩来之不易,如何进一步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更成为清流县委、县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9年一季度经济工作会上,池芝发对清流县党政系统的干部特别强调称,要优化服务机制,继续开展“六最”营商环境对标活动,用信息化、互联网技术,倒逼政务服务改革,实行“一站式”审批,确实让窗口能办事、快办事。

  “这是作为地方政府最基本的服务态度,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希望给台商创造舒心、安心和开心的创业环境,让他们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产业方面。”池芝发说,因此当地政府特别针对建筑许可、电力、信贷和跨境贸易等短板集中攻坚,而清流县所有领导干部都必须为企业项目主提供“保姆式”服务。

  “我在全国找了很多地方,但清流让我感觉最适合。”台资企业森源兰蕙公司董事长吴森源对澎湃新闻称,他在清流从事国兰杂交育种、组培、栽种和销售业务。

  吴森源拥有20余年养兰经验,他编辑出版的《中国兰花四季兰铭品档案》一书是台湾养兰界畅销书。

  2008年,他到清流县实地考察后,立即决定投资2000万元在此建成国兰组培中心,现已建成福建省最大的国兰组培中心,年产量可达300万株花苗。

  吴森源介绍,由于国兰的育种、组培和栽种投入高,而回报周期很慢,因此既需要好的生态环境,更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

  “我走了很多地方,目前发现只有清流符合这些要求。”

  无论是企业注册、项目招工,还是台湾居民居住证申办,吴森源被当地政府的服务态度感动。

  这更坚定了他在此投资的信心和决心。

  邓国光对此也深有感触,今年受疫情影响,他错过春茶采摘,因此企业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

  清流县台创园管委会知道情况后主动上门,为他争取几百万元贷款,一举化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台商到清流来投资本身也是为推动我们的经济发展,作为政府肯定要给投资者提供好的营商环境,不能给企业提供多少补贴,但要让每位投资者切实能感受到服务,最关键是政策要延续,这也是清流20多年能吸引到台商的根本原因。”清流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春华对澎湃新闻称。(三明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