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福州11月20日电(余杉芳)19日,漳州农博会·花博会第一天,入园人数5万多人次。在博览会一角“台湾味”引起许多游客的驻足,组织这里有近百家台湾涉农企业,以及天福、信华等在漳投资的台企参展,带来台湾的创新食品、创意农业等。
漳州与台湾的农业生态环境相似,气候、地貌、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农产品结构和作物生长节律基本相同,使许多台资农业企业转移到漳州以后又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据统计,漳州市已累计引进台湾农业良种1800多种,其中大面积推广的有100多种,推广面积100多万亩;引进台湾各种先进农业加工设备6000多台(套)、农业种养加工技术800多项。通过引进创办台资农业项目,实现了资金、良种、设备、技术、市场等“一揽子”引进,从台湾引进一大批国内外市场走俏的、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业优良品种,以及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生产实用技术、加工工艺和设备等,迅速在漳州市形成生产力,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转型。
漳台农业合作进一步优化了漳州地方特色产业布局,产业链配套日趋完善,产业集聚优势日益显现,形成了沿海地区的水产养殖合作区,平原地区的蔬菜、食用菌种植合作区,内陆山区的麻竹、茶叶种植合作区,提升了漳州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特别是台资农业企业外接国际国内市场,内联生产基地和农户,形成了“公司+农户”、“公司+基地”的产业化经营组把农民与市场紧密地连接起来,有力地推动了漳州市水果、蔬菜、食用菌、水产、花卉、畜牧、茶叶、竹笋等8个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并消化、吸纳了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许多在台资企业打工的农民,不仅学到了科技知识,而且还学到了台商的经营管理经验,回乡创业后成为农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带动了农民增产增收。
海峡两岸农博会·花博会作为两岸交流平台,每年都引来了数十批台湾农业团组前来参观考察、经贸洽谈和学术交流,进一步促进两岸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为增进两岸人民情谊做出了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