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加入收藏
意见反馈
首  页特别推荐政策法规合作平台农业资讯农产信息统计数据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专题视频
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农历三月十四

闽台茶乡共谋两岸茶业发展

2012年01月12日 15:37 来源:安溪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12月21日至23日,“2011年闽台茶乡交流会”在福建安溪龙涓乡举行。来自台湾涉茶组织、产茶乡镇的代表与福建产茶乡镇代表、茶叶组织代表、各界嘉宾300多人参加盛会。

  该活动由华夏文化促进会发起,安溪县人民政府主办,龙涓乡人民政府、福建紫云山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承办,台湾茶文化推广协会、中国茶业国际发展促进会协办。

  会场上,海峡两岸共建紫云山文化产业园暨中国乌龙茶文化村奠基、两岸产茶乡镇对接、历史人文纪录片《紫霞云天林鹤年》开机、海峡茶乡网点击开通、两岸乡土文化演出等活动主版块精彩呈现,热闹非凡……

  “让两岸交流从官方走向民间”

  ——访国民党中常委、台湾知名民意代表纪国栋

  本报讯 (记者陈德进)“闽台茶乡交流,让两岸的交流从官方走向了民间。”作为大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当日举行的海峡两岸茶产业交流座谈会上,国民党中常委、台湾知名民意代表纪国栋现身,与南投县名间乡农会代表等台湾嘉宾与安溪的茶界人士齐集一堂,就两岸茶产业对接、茶技术交流、茶文化推广等话题展开探讨交流。

  纪国栋说,两岸持续、深入基层的交流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两岸的双赢,还将带来专业领域的突破。他认为,茶已经从强调生津止渴的功能,发展到如今注重其养颜、助消化、美容等方面的养生功效。茶如果仅仅当作普通农作物,它的发展空间就有限。如果能把茶定位为精品、艺术,未来的发展将无可限量。所以茶不在量多,而在质的提升。

  茶是一种软实力,它在世界的推广将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茶如何超越咖啡、软饮料,这是作为茶人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安溪与台湾的茶产业一脉相承,一味同心,长期以来互动良多,交往密切。闽台茶乡交流会系列活动的举办,为两岸茶品种、技术、产业、文化交流和区域对接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必将进一步促进闽台茶乡互补互动,促进两岸在产业、经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回归乌龙茶祖地接受检验”

  ——访台湾南投县名间乡农会总干事蓝芳仁

龙涓乡与台湾南投县名间乡签约对接 

  本报讯 (记者林育金)“台湾的乌龙茶,无论是茶种还是制作技艺都源于福建安溪,此次回归乌龙茶祖地,我们特地带来最先进的乌龙茶制作技艺和优雅的茶艺术文化接受检验。”在龙涓乡举行的闽台茶乡交流会上,台湾南投县名间乡农会总干事蓝芳仁如是说。

  在活动现场,蓝芳仁带领的南投县民间乡农会现场表演起金萱红茶的茶艺,引来与会嘉宾领导的阵阵称奇,不管是茶艺,还是茶文化,都与大陆同根同源,有着相同之处。

  “生态茶基地、有机茶园与龙涓乡的美丽山色融为一体,成为龙涓乡一条亮丽的风景线。”通过游览茶庄园,蓝芳仁了解安溪茶叶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了解茶叶生长及生产过程,还感受茶叶的未来发展趋势。“龙涓茶业的组织化、基地化、庄园化、园区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值得台湾茶业学习和借鉴。”

  “两岸产茶乡镇的对接,开展两地茶文化交流、研讨活动,在茶园精细化管理、提升制茶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层次交流,将推动两岸茶产业持续发展,永续经营。”蓝芳仁说道。

  “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

  ——访台湾茶文化推广协会理事长叶淑盆

  本报讯 (记者林育金)“通过举办闽台茶乡交流活动,让更多的台湾茶商了解大陆茶业的发展,我们非常看好两地的茶叶产业合作。”台湾茶文化推广协会理事长叶淑盆,在参加闽台茶乡交流会时充满希望。她说,从明年开始,台湾茶叶进入大陆市场将实现零关税,是很多台湾茶商难得的契机,与大陆同行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叶淑盆是南投县竹山镇游山茶访总经理。游山茶访是以创意与美学打造创新的茶文化馆,是台湾第一家高水准的观光茶工厂与茶文化馆。“茶叶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养生,还陶冶性情、沟通感情。作为茶叶的推广者,不仅要生产好的茶叶,还要让更多人了解茶文化,欣赏茶艺的高雅。”

  叶淑盆告诉记者,除传承茶文化外,多年来,台湾还一直将乌龙茶制茶技术发扬光大,拥有先进的茶叶精深加工、茶叶机械设备制造技术和贸易营销理念等优势。而大陆,特别是安溪有高端的铁观音品牌,茶叶包装引领潮流,营销理念先进。如今,游山茶访在大陆开有专卖店,随着零关税的到来,将引来更多的台湾品牌,同时,也会将更多的大陆品牌带到台湾,让更多人能喝到正宗的“安溪铁观音”。

  叶淑盆说,两岸茶乡的对接交流,两岸常来常往,特别是深入民间的茶文化交流活动,这种深入基层、多元化的交流活动,能使两岸实现互利共赢,携手打造出一个国际上最美的茶叶故乡,形象的讲,就是“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

  项目为基:两岸共建茶文化产业园

“中国乌龙茶第一村”奠基 刘伯怡/摄 

  当日上午,作为2011年闽台茶乡交流会的重要成果、由海峡两岸共建的“紫云山文化产业园暨中国乌龙茶文化村”奠基仪式,在福建安溪龙涓乡举行。参加2011年闽台茶乡交流会的两岸嘉宾共同为项目培土奠基。

  该项目由华夏文化促进会发起,台湾茶文化推广协会、中国茶业国际发展促进会和福建紫云山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共建。项目地处安溪紫云山风景区西部,将在未来3年内投入5亿元人民币打造一个集茶产业生态旅游、茶文化展示于一体的两岸文化产业园。

  “作为紫云山文化产业园的首期工程,中国乌龙茶文化村将先期投建。” 紫云山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文元表示。据介绍,建成后的中国乌龙茶文化村将以乌龙茶文化展示、闽台乌龙茶合作为基础,并在茶文化展览、表演、体验、生产、商贸、休闲、研发等领域打造完整产业链,打造海峡西岸的世界茶文化黄金路线,引领当代茶文化创意生活潮流,为中国茶产业发展服务。

  韩文元介绍,紫云山文化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将体现出“一体多元”原则。一体,即以体现紫云山风景区整体建设为载体。多元,则体现在文化、农业、对台合作等多方面。

  文化方面,包括涉茶讲坛、文化节、庙会、书画、摄影、影视等形态的建立;农业方面,通过龙涓乡地表的茶、酒、竹、菇等风物的整合,力争将项目建设成为紫云山风景区旗下的省级龙头企业。

  对台合作方面,通过龙涓地表的涉台文物保护申报、姐妹乡镇对接、紫云山与台湾各大风景区缔结等形式,旨在将该项目申报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成为台湾同胞寻根、进香、旅游、养生目的地,以及两岸青少年交流场所。

  香茗为媒:两岸产茶乡镇“紧密相连”

  举办闽台茶乡交流会,是近几年来我县开展闽台乡镇对接交流的延伸和发展,而且更具区位优势,更凸显专业特色两岸交流活动。国台办对此项活动非常重视,并将本次活动列入2011年重点交流项目。

  活动当日,闽台交流协会副会长韦忠慈到会祝贺。他指出,闽台两地历来有以茶会友的传统文化,茶文化已经成为两岸交流交往的重要载体和纽带。闽台茶业同根同源,两地茶乡有很强的互补性,茶产业合作空间广阔。

  台湾拥有先进的茶叶精加工技术、茶叶机械设备制造技术、贸易营销理念等优势,安溪拥有驰名世界的铁观音品牌,珍贵的茶树品种资源,悠久深厚的茶文化和几十万的技能型茶农,开展闽台茶叶乡镇对接交流,有利于弘扬同根同源的茶文化,有利于闽台两地茶乡建设相互借鉴,促进茶产业对接合作,更有利于深化两岸基层交流,扩大两岸特色乡镇影响,促进两地乡镇更趋深入和有效合作。

  会场上,龙涓乡乡长谢昆明与台湾南投县名间乡总干事蓝芳仁签订两岸乡村农业合作备忘录,更是把两岸重要产茶乡镇的合作愿景展露出来。

  龙涓乡位于安溪西南部,与漳州市的长泰县、华安县接壤,土地总面积372.92平方公里,是安溪县幅员最广阔的乡镇。全乡有36个行政村,总人口71215人,现有茶园4万亩,年产茶叶5000吨,是安溪铁观音的传统主产区之一。

  名间乡位于台湾省南投县西部,浊水溪北岸,总面积为83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1619人。名间乡土壤肥沃,适合种植茶、生姜、凤梨等农特产,尤其是茶叶产量更是位居全台第一,几乎处处可闻茶香,是台湾最重要的产茶地。

  据介绍,两岸乡村农业合作备忘录签订之后,两地乡镇将发挥闽台茶乡交流会的平台作用,定期开展茶文化交流、研讨活动,进行涉茶产业的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两岸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网络为载:两岸茶人线上“畅通无阻”

  22日上午,在2011年闽台茶乡交流会开幕式,参加交流会的两岸嘉宾点击开通了官方网站“海峡茶网http://hxcxw.com/”。

  “海峡茶网”作为闽台茶乡交流会的官方网站,本着“立足茶乡、沟通两岸”的宗旨,是目前海峡两岸惟一一家突出两岸茶业合作发展和茶文化即时资讯的综合性门户网站。

  网站开设有“两岸茶业要闻”、“大陆茶乡”、“台湾茶乡”、“海峡茶话”、“台茶百科”、“两岸茶人”、“茶叶配套”、“茶叶文化”、“重点产茶县”、“国际茶讯”、“会展资讯”、“茶乡美图”“茶商茶企”等栏目。

  其中,“台茶百科”、“台湾茶乡”、“两岸茶人”、“海峡茶话”等独特栏目,将在第一时间报道两岸茶业的最新资讯。而“茶乡美图”则将以图片形式,展现两岸茶乡的风土人情、神奇景观等,网友与摄影爱好者可注册为会员后,自助上传图片。

  网站还收录了大陆108个重点产茶县的资讯,网友可点击进入各县的政府公众信息网,浏览了解最为准确和权威的茶业资讯。同时,网站正在开发建设网上“海峡茶城”,使之既成为两岸茶业资讯汇聚的平台,更成为两岸茶叶品牌展示的窗口、茶叶产品在线交易的平台。

  福建与台湾在茶叶生产和茶文化方面有着割舍不断的历史渊源,两地共同为中华茶文化的辉煌做出过重要贡献。两岸茶同根,种同源,艺同师,技同门。历史上的台湾茶业源于福建,大陆改革开放以来,闽台茶业交流、合作日渐热络。

  台湾茶界在乌龙茶茶树育种、设施栽培、生物防治、精深加工、名优茶开发、茶食研究、营销管理、茶机制造等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而大陆则在市场、茶叶品种资源、茶叶人才培养及茶叶机械创新研发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

  业内人士指出,海峡茶网建立之后,将为越来越多的两岸产茶乡镇和茶人,提供更为紧密,更为畅通无阻的线上沟通、交流、互动。

  文化为源:《紫霞云天林鹤年》开机

《紫霞云天林鹤年》开机 刘伯怡/摄 

  一部反映闽台茶文化历史渊源的大型人文纪录片《紫霞云天林鹤年》,在活动当日正式开机。

  制片方介绍,该纪录片将以对清末闽台茶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的晚清著名茶商、诗人林鹤年的一生为主线,以林鹤年本人曾生活的古民居建筑特色的历史还原、林鹤年故居的自然环境、林鹤年生活年代的社会大环境背景及其赴台湾开发等生平介绍、林鹤年精神价值作为区分章节,一一挖掘、由浅入深、逐层展现闽台茶业的深厚渊源。

  林鹤年古民居拥有著名八卦阵、七星坠地等神奇布局,是人类建筑文化的一块瑰宝。古民居位处紫云山下。紫云山森林原生态风景区,不仅奇峰险峻,更保留了原住民的人文生态,素有“北有武夷山、南有紫云山;西有峨眉山、东有紫云山”之美誉。

  《紫霞云天林鹤年》纪录片分为三集,采用访谈加外景采访,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深刻反映林鹤年“心有大我、以和为贵”的人文境界高度。该记录片每集20分钟左右,配以普通话、闽南语配音。

  林鹤年,安溪芦田人,晚清著名茶商、诗人。其所著茶诗为当代研究清末闽台茶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更为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茶戏为台:两岸乡镇同台献艺

  活动现场,安溪龙涓乡、台湾南投县名间乡携手走上舞台,上演一出脉出同源的茶文化盛宴。

  茶歌茶舞,文化同源。《你若来龙涓》、《茶山放歌》……舞台上,龙涓乡乡土文化表演轮番上阵,最是难忘家乡戏,家乡味氤氲,亲情味浓烈,在场台湾嘉宾无不欢呼叫好。在场嘉宾表示,台湾的诸多原生态茶文化表演,跟大陆一脉相承。

  而在随后的海峡两岸茶产业交流座谈会上,台湾南投县茶艺师,现场表演金萱红茶茶艺。茶壶、茶杯罗列其次,摆放有序,茶艺师款款而动,尽情诠释茶道茶韵,融合两岸风味的艺术形态,让在场嘉宾大开眼界。

  台湾金萱红茶茶艺讲解员、台湾南投县名间乡农会总干事蓝芳仁认为,台湾的乌龙茶无论是茶种或制作技艺都源于福建,此次两个茶叶重镇交流对接,台湾茶文化回归祖地,必将更好地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乡土表演“花开红艳艳” 

“中国茶博汇”微博大屏幕“点亮”现场氛围

[责任编辑:马迪]

资料中心

花开两岸-别样野趣

  你吃过这么鲜嫩多汁的菠萝吗?你知道怎么…

主办单位: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