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香格里拉市三坝乡江边村采访时看到,一个个硕大而火红的火龙果挂满枝头,与远处的哈巴雪山、玉龙雪山相映成趣。五六位村民忙活在一行行规范的火龙果树间,剪下一个个成熟的火龙果,不一会儿就装满了地边的十几个果框。
正在忙着装箱打包的火龙果基地负责人杨学功告诉记者,他的火龙果种植基地面积共5亩,于2013年开始种植,到2015年零星挂果,今年全部挂果。杨学功说:“现在正在采摘的是今年的第三批果子,预计产量有2000多斤,加上第一批800多斤,第二批1500多斤,今年总共挂果4300多斤,按市场价每斤10元出售,今年基地收入4万多元,加上育苗,亩产近万元。”
据悉,火龙果,原产于中美洲热带地区,属典型的热带植物,在我国南部广西、广东等地也有种植。但热带水果缘何在哈巴雪山脚下得以种植成功,这还要归功于三坝乡江边村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江边村地处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带,海拔仅1670米,年平均气温13 ℃,年降水量仅900毫米,有霜期不到30天。“海拔低,气候炎热,光热条件好,土质为沙土,特别适于火龙果的种植。” 杨学功一语道破缘由。由于特殊的区位气候优势,江边村不仅试种成功了火龙果,而且产出的火龙果更香、更甜,相比市场上销售的火龙果口感更好,所以今年火龙果基地的果子基本还在果树上就被客商订购完了,销路没有问题,可以说是供不应求。杨学功说:“今年,火龙果基地还不算真正的丰产,明后年随着果树的成长产量还会增加,预计丰产时每亩红龙果产量可达5000至6000公斤。”目前,杨学功正打算扩大种植面积。
据在火龙果基地里采摘火龙果的农户松贵英介绍,她家是村里的精准扶贫户,以往一年下来收入仅够维持家庭生计,今年在红龙果种植基地打工,一年下来收入也有近2万元,加上低保、安居房建设、产业扶持资金等政策性收入,实现脱贫没有问题。
江边村总支书记杨国峰说:“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长期以来,缺水问题严重制约了江边村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全村人均纯收入比较低。针对这一情况,结合江边村实际,该村借助香格里拉市‘红色股份’试点村契机,与市农科局在城乡结对共建活动中结成对子的有利时机,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股份合作经济’等项目资金,探索建立‘总支+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股份合作经济运作模式,引进需水量少、经济价值高的火龙果进行试种,今年试种的火龙果成功挂果上市,产值远高于传统农作物收益。看到这一优势,当前党总支正积极与香格里拉市金坝子庄园合作,通过流转土地的形式,在江边村打造百亩火龙果基地,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双推进’。”
[责任编辑: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