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往哪投?地该咋种?重庆农业综合开发探路山区特色现代农业——
山地换了新“种法”
本报记者 赵永平
“3亩地分7块,大机器进不来,有水浇不上。”重庆大足区铁山镇建角村农民黎中全,年年为种田发愁。
这也道出许多重庆农民的无奈。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并存,山地丘陵面积占了75%,中低产田占60%以上,农民人均耕地仅1亩。这样的条件,农业咋发展?种地咋赚钱?
深挖山区优势,重庆农业综合开发强基础、转方式、扶产业,山水田林路齐头并进,打造山区特色的现代农业。小田变大田,水流到地间,项目区规模连片,农民看到了希望。黎中全感叹:“过去只能种一季稻谷,现在能种菜、养小龙虾,一亩顶原来几亩地!”
结构怎么调?
集中投入建高标准农田,咬定“特色”,山地也能生金
种啥赚钱?一直是建角村支书明文德的头疼事。
建角村3200人,只有2500亩水田。“说是水田,过去用水一大难。”明文德说,上游廖家沟水库离村里不到10里远,但渠道年久淤积,浇地只能到附近河沟抽水,三五亩地浇一遍,要两台柴油机抽一天。“一年一季稻,怎么折腾也不行。”
改地、改水,2015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落户铁山镇,集中投入,水库串山塘,山塘连灌渠,建角村的“巴掌田”成方连片,成了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
突破基础瓶颈,土地活了。村民肖建军种起了油菜和莲藕,他说:“大机械进田,浇地省钱方便,一年下来,稻油轮作一亩多挣700元,莲藕亩收入近万元。”
新型经营主体来了。在外打工的谢云灿,回乡创办小龙虾养殖合作社,流转土地500亩,搞起“稻虾共生”生态种养。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谢云灿算了笔账:一年两季虾,亩产400多斤,按现在行情,一斤虾卖30元,亩收入轻松上万元。
“项目区搭台,调结构顺其自然,路子对了,山地也生金。”明文德说,“万元田”变成现实、成了方向,村里土地流转面积达70%以上,“稻+虾”“稻+油菜”“稻+菜+菜”等模式不断涌现。
财政支农钱往哪花?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唐双福认为,要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解决农民想办又办不了的难题。
重庆的做法是咬定“特色”不放松,围绕七大特色产业,统一规划、科学布局,通过高标准农田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形成优势产区和优势产业带。
忠县特色是柑橘,项目区修塘、通路、改良品种,如今“半城山水满城橘”,35万亩柑橘基地惠及22万果农;巴南特色是茶叶,造梯田、提品质,茶叶产值5年增长近20倍,茶农亩均收入达3000元;江津特色是花椒,推进标准化、产业化,青花椒占据全国60%的市场,年产值达10多亿元……
“十二五”期间,重庆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入150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29万亩,直接受益农户99万户,亩均增收300元以上。一个个项目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山区特色农业展现新图景。
[责任编辑:王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