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加入收藏
意见反馈
首  页特别推荐政策法规合作平台农业资讯农产信息统计数据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专题视频

北京顺义区:来这儿收秋不挣工钱还得“倒贴”

2016年10月31日 15:14 来源:京郊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三秋”时节,顺义区木林镇贾山村西南的农田里,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也没有庄稼汉嘹亮的号子声,一切都是静悄悄的。更稀罕的事儿是帮工们来干活儿,不但没有工钱,还得倒交钱。

  这片600多亩的农田里,早先种着成方连片的玉米,庄稼汉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聂海生2011年在这里建起了蔬菜生产基地,大田的亩效益眼看着翻番儿。可是,近几年随着农村年轻人外出求学和工作,村里的劳动力越来越紧缺。尤其是每到秋收农忙时节,老聂的基地需要雇短工100多人,人均100元一天,还经常找不到人。为这事,他没少头疼。

  这两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聂海生也动起了脑筋。“这传统农业,也得跟上社会发展,才能有出路。”于是,老聂召集能人,帮他做出了生产基地转型发展五年规划,今年开始改造。

  记者在基地看到,原有蔬菜棚室间空白地上,都栽种了花生、红薯、萝卜、玉米等作物,把每一分土地都利用了起来。可种了这么多农作物,用工量不是更大了吗?

  “今年咱不再为雇短工起急了。”老聂略带神秘地笑着说,今年秋收,这些农活儿都有人帮着干,不但不收工钱,还会给基地交费呢。原来,这里划分了农事操作体验区、农耕教育活动区、金秋浪漫花海区等5大区域,眼下农耕教育和农事体验两个区已经提前建成,并开设了“刨吧”。“城里有酒吧,咱农村有‘刨吧’,城里的都市农夫都争着来体验。”老聂说,他们安排了农事指导员,专门给都市农夫们讲解农作物种植过程、收获技巧,尤其是城里的小“帮工”对于“刨吧”喜爱极了,在这里刨红薯、拔萝卜、挖花生,玩上一整天都不想走。

  农业嫁接了休闲体验,老聂让传统农田收益再攀新高。来这里帮着秋收,每人收费20元,可获赠1斤农产品,每多采收一斤带走,增加收费5元。9月底以来,已经接待城里“帮工”2000多人次,人均交费40元。这样算下来,老聂今年的秋收不但节省了雇佣短工支出,还增收了1万多元。

[责任编辑:刘畅]

资料中心

花开两岸-别样野趣

  你吃过这么鲜嫩多汁的菠萝吗?你知道怎么…

主办单位: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