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荔浦县获得“国家第二批、自治区第一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来,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互联网+”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了全县144个行政村。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开启了荔浦创业的新模式,为荔浦乡村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近日,来宾市一行20多人的考察团到荔浦县考察,连说了两个没想到:“没想到一个小县,小微企业如此活跃;没想到当地工业搭上互联网跑出了飞的速度。”2015年以来,荔浦县以成功获得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摸索走出了一条“电商兴工业”的创新道路。考察团对荔浦“互联网+工业”发展的深刻印象,可以从一组数据中看出来:目前,荔浦县建起了农民工创业园和小微企业创业园,已累计为创业农民工办理工商营业执照1万多户;全县电商企业发展到268家,85家传统商贸企业向电商转型,城乡电商从业人员达4000余人。今年上半年,荔浦全县电商销售总额达7.5亿元。
“借助设立在各村屯的电商服务点,大量收购农产品,再依托物流,将其运至全国各地的门店出售。这既帮助农民解决销售问题,又让消费者买到最优惠的产品。荔浦衣架、食品也通过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荔浦乐村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微微说,这种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动,不仅将传统产品搬上网,也让农民成为创业者,更紧密地参与其中,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走上了创业道路。
不仅“互联网+工业”让农民尝到了发展的甜头,“互联网+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也让农户找到了致富创业路子。荔浦县花篢镇苗木经纪人莫佩来,就是得益于互联网思维的人。今年2月至4月,他通过在网上发布供应信息,联系到陕西、重庆等地的客商,帮助荔浦花农销售掉了桂花苗木1000多万株。电子商务进农村,给当地农户拓宽了发展思路。盛产三华李的东昌镇安静村,种植大户文书锋在李子成熟之季,每天都要从网络销售400多斤刚下树的三华李到上海。这样的例子,在荔浦的农村中还有很多。据统计,目前荔浦全县发展农业流通企业、专业合作社275家,农产品电商从业人员1500余人,培育出荔浦芋、荔浦马蹄、荔浦砂糖桔和花卉苗木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电商产业。通过电商销售,荔浦农产品产地收购综合平均价提升15%,2015年全县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2.6亿元,涌现出一大批电商创业致富人。
“互联网+旅游”,也带动了乡村旅游火热升温。5月以来,在自治区五星级农家乐杜莫镇龙腾农家乐休闲山庄,停车场的车位总是停得满满当当,日观光客人超过800人次。据山庄负责人吴忠清介绍,自去年开通互联网订单和完善了基础设施环境后,游客纷至沓来,已形成年收入近300万元的农家乐品牌。这只是荔浦打好“互联网+旅游”牌的一个缩影。一年来,荔浦旅游景点、农家乐旅游都借助电商网络平台,做足了互联网旅游文章。据统计,今年1-7月,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48.45亿元,800多名返乡创业青年从事餐饮旅游业鼓了钱袋子。
[责任编辑: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