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加入收藏
意见反馈
首  页特别推荐政策法规合作平台农业资讯农产信息统计数据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专题视频

北京:农机手有了首个“大本营”

2016年09月01日 10:12 来源:京郊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8月30日,顺义区赵全营镇兴农天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机手司庆振吃过午饭,没有回宿舍休息,而是来到合作社的“机手之家”查资料。据悉,这是本市建起的首个“机手之家”,将成为农机手的大本营,为他们提供多种服务。

  28岁的司庆振是合作社里的年轻机手。这几天,赶在“三秋”农忙前,合作社引进了翻转犁、免耕精播机等一批新型农机具,小司正忙着组装调试。遇到技术问题,他便到“机手之家”寻求帮助。“机手之家”是市农业局农机监理总站创建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是全市首个以农机手为服务对象的宣教服务平台。

  近年来,随着本市农机保有量的增加,农机手的队伍不断壮大。以兴农天力为例,合作社固定机手有27名,其中本地人12名,多一半都是外地机手。“大伙住在宿舍,工作之余无非就是看电视、玩手机。”司庆振说,特别是年轻机手较少,很渴望和更多年轻同行交流、沟通,听听人家都在学什么新技术。在他看来,现在当一名农机手,可不是只会挂档、踩油门那么简单。一台进口的大型农机200多万元,集合了很多智能设备、先进技术,需要不断学习,了解其中原理。有了“机手之家”,这些需求都能满足。

  据市农机监理总站介绍,“机手之家”将不定期聘请专家,在农机服务组织中开展知识讲座、技能培训、技能比武、机手座谈等系列活动,既可以让农机手学习、交流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又可以展示机手风采。

  兴农天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领,对“机手之家”建设特别支持,专门把会议室改装成“机手之家”,目前已举办用电、防火安全知识讲座,现场演示实际用电操作流程,用惨痛的事故案例详细介绍了用电、防火的安全注意事项。不仅机手听得认真,陈领也很受启示:“我们仓库里堆放了几百万公斤小麦,机库里有大型机器,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据悉,“机手之家”还将组织大型农机驾驶技能大比武、三秋农机安全操作大讲堂和机手运动联赛等更多内容,充实机手的工作,丰富他们的生活。

[责任编辑:刘畅]

资料中心

花开两岸-别样野趣

  你吃过这么鲜嫩多汁的菠萝吗?你知道怎么…

主办单位: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