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加入收藏
意见反馈
首  页特别推荐政策法规合作平台农业资讯农产信息统计数据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专题视频

江西新余特色农业:助农增收金名片

2016年08月24日 09:03 来源:江西农业信息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目前正是葡萄和翠冠梨上市季节,尤其是葡萄,上市时间自7月份一直到9月份。量大、品多、质优的果品极大地丰富了新余市民生活。

  盛夏时节,记者在分宜水北村锦甜葡萄农庄看到,200亩设施葡萄果实累累,夏黑、醉金香、金手指等名优品种吸引各地品尝购买客,农庄自酿的葡萄酒风味独特。

  说到葡萄,想到湖陂。20多年前,原渝水区乡镇企业局职工王立平在湖陂村创建第一个葡萄示范园,引发了全市葡萄种植的燎原之势。湖陂村(湖陂葡萄)近日列入了农业部授予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新余市葡萄种植在全省起步较早,产业基础较好。已经达到国内先进、省内领先。目前我市葡萄总面积1.1万亩(设施葡萄4000多亩),主要分布在仰天岗、下村、水西和分宜凤阳产业带,今年预计总产1万吨。

  专家分析认为,该市早熟葡萄上市时正是云南晚熟葡萄采收尾声,而我市葡萄同类品种比陕西、山东等北方地区萌芽早1个多月,加上全省发展缓慢,新余适度发展优质鲜食葡萄有较好的区位优势。

  为提高葡萄生产力水平,近几年果业部门实施了一系列提质增效的有效措施,使我市葡萄产业品种全省最多,栽培技术不断创新,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市拥有葡萄企业28家,葡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成立了湖陂葡萄协会、水西葡萄协会、分宜凤阳葡萄协会,涵盖85%以上的葡萄种植户。尤其是近十年在政府的重视及农业(果业)部门的引导下,引进示范了一大批早中晚新品种和推广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我市葡萄种植水平实现质的飞跃。目前全市葡萄露地栽培平均纯利5000元/亩,设施栽培平均纯利超10000元/亩,高的达30000元/亩以上。

  其实,异军突起的葡萄只是新余果业的“小字辈”,新余果业当以新余蜜桔为“龙头老大”,全市拥有400多个果业企业、2万余果农。新余蜜桔、翠冠梨、葡萄、杨梅蔚成我市特色水果产业格局。

  在马洪广电园艺场和珊娜果业东边园艺场,绿油油的果园清香扑鼻,茂密翠绿的叶片间,一串串青青的蜜桔结在枝条上,长势喜人。

  新余蜜桔产业是继赣南脐橙和南丰蜜桔之后江西省第三大特色柑橘产业,而早熟梨、杨梅产业在全省中西部地市面积最大。2015年全市水果面积达到25.2万亩,水果总产19.8万吨,总产值近5亿元。其中新余蜜桔面积达到13.1万亩,产量14.36万吨,产值2.6亿元;葡萄面积1.1万亩,总产1.0万吨,总产值2.1亿元;早熟梨面积1.3万亩,总产0.75万吨;杨梅0.6万亩,产量0.5万吨,特色果业和产销水平均位居全省前三位。2012年新余获“中国蜜桔之乡”称号,2013年获得工商总局新余蜜桔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现代农业柑桔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全市水果产业发展。我市在七里山(姚圩)、哲划线(水西)、一字岭(马洪)三个果业带建立了3个新余蜜桔选果、贮藏、出口加工厂,兴建了2个果箱生产厂,新增3条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新增柑桔贮藏能力4万吨,大大提高了新余蜜桔产业水平,新余蜜桔不仅销往全国18个大中城市,进入了北京、福建农产品超市,而且大批量出口到东南亚和俄罗斯。

  实践证明,新余蜜桔亩产连年稳产在5000-6000斤已不是问题,按近几年投资成本平均按2000元/亩计算,产地批发价一般2.60-3.60元/公斤,亩纯利润最低也在4000元以上。为抱团发展,果农们还成立全市第一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即新余市香万里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真正把新余蜜桔产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新余蜜桔良好的效益成为农民增收最明显的产业,成为新余农业的一张名片。

  商品蔬菜、设施蔬菜也是农业产业的一大特色。“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的落实,促进了全市蔬菜产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29万亩,年产量达48万吨,年产值达85000万元。

  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蔬菜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0余家,加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菜农达5000多户;全市常年种植蔬菜8亩以上专业大户达200多户,参与蔬菜流通的运销人员近千人。该市共有蔬菜类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1家,带动农户1万多户。

  蔬菜质量安全与品牌建设是重要一环。截至2015年底,全市已取得蔬菜产品有机认证20多个,有机蔬菜基地认证面积1000余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10余个,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面积4000余亩,注册了港背、加山、联盟、湖头湖藕等蔬菜品牌,正朝着打造赣西区域重要的蔬菜产业基地目标迈进。

[责任编辑:刘畅]

资料中心

花开两岸-别样野趣

  你吃过这么鲜嫩多汁的菠萝吗?你知道怎么…

主办单位: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