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加入收藏
意见反馈
首  页特别推荐政策法规合作平台农业资讯农产信息统计数据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专题视频

安徽宣城:“从种菜到卖菜都有抽检把关”

2016年08月19日 08:58 来源:新华社 字号:       转发 打印

  “以前,种菜打农药那可真是乱打,瞎用药不说,有时一两天就打一次。”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孙埠镇菜农马志忠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是科学用药,用合作社供应的高效低毒农药,有人指导打什么药、防什么病、怎么打药,打药次数少了,效果反而更好了。

  已有20年种菜经历的马志忠种了10亩地蔬菜,有7个大棚的青菜和苋菜,现在每天大概4点多摘菜,19点多销售。“以前基本没什么检测,现在来抽检的明显多了。”他告诉记者,现在区镇村都有监管、抽检,连合作社都经常抽检。“从种菜到卖菜都有抽检把关,这样的蔬菜质量没得说。”

  马志忠提及的变化是宣州区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缩影。据宣州区副区长陶晓海介绍,该区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三黄鸡、河蟹繁育基地,也是长三角地区农产品重要来源地,近年来一直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区里的重点工作,着力落实生产主体责任和属地政府监管责任,通过强化源头治理,加强平台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安全水平,有效落实民生问题。去年7月,宣州区被农业部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区。

  组织保障是监管“全覆盖”的重要环节。“我区建立了区、乡、村、企四级监管网络。”陶晓海表示,该区专门组建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今年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设专职专岗编制58名。各行政村确定2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也明确了生产单位内检员。

  为破解投入品监管难题,宣州区推行“放心农资经营示范店”创建、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及兽药GSP认证管理,规范农兽药经营行为,去年以来共创建“放心农资经营示范店”27家。该区还推行农药经营处方制,在农资经营店发放农药经营处方单,按单进行病虫害防治,力争做到“对症下药”。

  作为示范店之一,位于宣州区杨柳镇的农资经营店主阚宏银说,他有种植群和养殖群两个微信群,里面有100多个种植养殖农户,平常交流农药等农资使用情况,有问题大家随时讨论,就是为了实现精准施药。“上个月有个农户反映,农产品上面有黄叶。我没有立即下药,而是拍照发给植保专家问诊。”阚宏银告诉记者,在认定为黄萎病后,指导农户施药,有效遏制了病虫害的蔓延。

  “在政府部门的项目扶持下,我们公司投入约1000万元开展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在产品上运用二维码等自动识别技术建设,去年试运营,今年已投入使用。”安徽华卫集团禽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付田说,该公司每天屠宰肉鸡10万只左右,八成做成了冷鲜鸡,每只鸡都有二维码信息,消费者扫描就能知道鸡的“历史”,包括从出生到屠宰各个环节的具体信息,这样买得放心。

  如此开展质量安全追溯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还有不少。为打通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后一公里”,宣州区去年投入400万元组建了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乡镇办事处建立了检测室,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建立了自检室。“所有检测室均实现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的对接,检测数据每天及时上传。”宣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彭晓明说,去年以来,该区共抽样检测蔬菜、茶叶、水果、畜禽、水产品等农产品样品99778个,合格率在98%以上。

[责任编辑:刘畅]

资料中心

花开两岸-别样野趣

  你吃过这么鲜嫩多汁的菠萝吗?你知道怎么…

主办单位: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