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娶不起媳妇,现在种上砂仁后生活好了,姑娘也愿意嫁到我们村了。”提起村子这几年的变化,罗远能说了这样一句话。
罗远能现任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沙依坡乡阿都波村委会黄牛克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以前,被围在山里的黄牛克村的百户人家,除每年在自家地里种植些低产值的木薯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经济来源。
乡村的改变,起源于2004年。那一年,罗远能在村子地势低矮的森林中尝试林下砂仁种植。砂仁是中医常用的药材,市场价值较高,而黄牛克村地处亚热带低海拔山区,非常适宜砂仁种植。
“但这只是理论上说,谁也不能保证能成。”当时的罗远能走得很忐忑。3年后,砂仁挂果。村党支部看到了村子产业发展的希望,却也不敢冒进,组织3名党员带头建立试点砂仁种植基地50亩。又过了3年,试种成功了,党支部便开始在全村范围内进行推广。
如今,黄牛克村确立了“支部+协会+党员+群众”的产业发展思路。由党支部牵头注册了金平县天一生物资源开发专业合作社,联合有关部门做好砂仁种植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培训、信息咨询服务,统一农产品生产,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统一收购、包装和销售,逐步形成产业发展链条,提升农产品品牌效应和竞争力。
截至目前,黄牛克村有97户农户加入合作社,砂仁种植挂果面积达2000余亩,2015年产出砂仁干果3.8吨,产值达121.6万元,实现户均收入增加1.2万元。
[责任编辑: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