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加入收藏
意见反馈
首  页特别推荐政策法规合作平台农业资讯农产信息统计数据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专题视频

贵州金融助力打通农村交通“毛细血管”

2016年08月01日 15:13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本报贵阳7月31日电 (记者汪志球)种了一辈子地、“苞谷洋芋度春秋”的老陈,在贵州省启动生态扶贫移民搬迁后,搬迁到了毕节试验区的百里杜鹃景区,从此老陈家“搬到了聚宝盆,捧起了金饭碗。”

  老陈把家里的安置房按照石牛村旅游中心的统一标准,建成标准化客房20间、床位28个,纳入旅游中心房源管理,由旅游中心统一定价、统一接待。得益于便利的交通,到景区自驾游的游客络绎不绝。赶上花期,老陈的宾馆每天仅客房收入就超过4000元。

  “丰富的客源离不开景区便利的基础设施建设。”百里杜鹃景区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军介绍,自2011年起,农发行毕节市分行累计投入信贷资金10.48亿元支持景区建设。

  交通脉络的打通,带来的是经济收益的增加。短短5年时间,百里杜鹃景区仅门票收入就从2010年的540万元增长了近12倍,去年收入达6780万元。

  农发行行长祝树民介绍,农发行将关注的触角伸向贫困地区最迫切的方向,助力农村交通“毛细血管”的打通。近10年间,农发行毕节市分行累计发放农村公路贷款64.7亿元,支持农村公路项目建设26个。新建农村公路248公里、提等改造农村公路8116公里。

[责任编辑:刘畅]

资料中心

花开两岸-别样野趣

  你吃过这么鲜嫩多汁的菠萝吗?你知道怎么…

主办单位: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