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加入收藏
意见反馈
首  页特别推荐政策法规合作平台农业资讯农产信息统计数据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专题视频

甘肃徽县:打造“合作社+”精准扶贫新引擎

2016年07月27日 15:09 来源:陇南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夏日炎炎,正值向日葵开花的季节,位于徽县伏家镇伏镇村椿树崖湾的30亩向日葵竞相绽放,璀璨夺目的金色花朵,在微风中摇曳身姿,吸引了游客前来观赏拍照。

  “以前只是在电视里见过成片的向日葵,想不到那样的美景居然能在身边看见,真是不虚此行。”来自邻村的游客张莉雪不停地按动手中的相机。金灿灿的葵花与蓝天白云、青山绿地、农家院落浑然一体,形成一幅生态乡村的美丽画卷。

  “这里是我们合作社的油用向日葵基地,入夏以来花朵次第开放,没想到一传十,十传百,引来了十里八村的游客前来观赏拍照。”徽县万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李晓云说。

  合作社于2015年投资500万元建成,流转土地123.422亩,种植大甜樱桃、葡萄、草莓、桃子等50余亩果树,70余亩油牡丹,行间套种辣椒40亩,在坡地散养了300余只土鸡。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流转土地、到合作社务工等途径辐射带动伏镇村、前进村、西厢村等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今年50多岁的童怀珍是西厢村的贫困户,早年离异,年轻时一直在外做装卸工,如今一直在合作社务工。“现在干不动重活了,除了种自己的庄稼外,还给合作社管护果树、喂鸡、种菜等,一天70元,一年下来能收入2万多元,以后养老不愁了。”童怀珍笑逐颜开地说。

  “百余只土鸡再有半个月就能卖了,

  十几亩辣椒也成熟了,每天有20来个务工人员,浇水、施肥、锄草、打扫鸡舍,合作社里忙得不可开交,看着大家的付出马上就见成效,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李晓云眉眼间满是欣喜,“感谢政府的支持,感谢果树站和蔬菜站给予技术方面的指导,希望我们合作社越办越红火,能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奔向全面小康。”李晓云说。

  近年来,徽县在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支持和扶持力度,以“合作社+贫困户”脱贫带动机制推动贫困乡镇、8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产业发展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全县88个贫困村中已有80个贫困村建立了241个农民合作社。截至2016年6月底,徽县累计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738个,累计发展成员12605人,资产总额15.08亿元,辐射带动农户3万户。按行业划分涉及种植业107个,畜牧养殖业399个,林业203个,渔业9个,服务业7个,其他行业13个。已累计建成国家级示范社4个,省级示范社11个,市级示范社18个,县级示范社50个。合作社拥有注册商标21个,绿色产品认证3个,合作社有经营实体的36个,在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窗口和参与农超对接的有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50亩以上土地流转规范经营的有58个,流转土地面积2.86万亩。

[责任编辑:刘畅]

资料中心

花开两岸-别样野趣

  你吃过这么鲜嫩多汁的菠萝吗?你知道怎么…

主办单位: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