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加入收藏
意见反馈
首  页特别推荐政策法规合作平台农业资讯农产信息统计数据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专题视频

浙江景宁县做好“竹”字文章助推林兴民富

2016年07月27日 14:04 来源:浙江农业信息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景宁县现有竹林面积16210.9公顷,其中毛竹林面积16011.6公顷,杂竹面积199.3公顷,竹林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0.78%,毛竹总立竹量4023.6万株,毛竹林立竹平均每亩167株,人均拥有竹林2.32亩,是著名的毛竹之乡,如何做好“竹”字文章,全县林农将其放在心上,全力培育,做大做强毛竹产业。

  自2000年开始,竹林基地改造工作由县林业局牵头,首先在原外舍乡千铺湾村搞毛竹林基地改造试点,面积15亩,取得经济效益,从而开展竹海发展战略,推动林业产业化进程。

  2008年6月份,县政府出台《景宁畲族自治县加快毛竹产业发展试行办法》,给景宁县竹农注入新的活力。广大竹农积极投入竹产业基地改造,开发热情高账,2008年景宁县完成竹产业基地改造共计16569亩,其中劈山抚育8730亩,完成计划的124.7%;垦复5402亩,完成136.8%;垦复施肥2437亩,完成110.8%。

  近年来,景宁县认真贯彻“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文化名县”发展战略,将竹产业列入景宁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快竹产业发展、促进林农增收为目标,以实施毛竹现代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建设、生态高效笋竹两用林技术推广、竹林道建设和修复、竹林碳汇等项目为载体,以先进实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林业生产要素流转为手段,加大投入、扶持和培育力度,改善竹林生产条件,提高竹林经济效益,加快毛竹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由粗放经营、传统经营向科学集约经营转变,促进竹产业持续协调发展。同时,依托浙江农林大学竹类专家库资源,加强与丽水学院等院校的合作,建立“首席专家——乡镇责任林技员——村责任农民技术员”三级技术推广长效机制,通过农函大、培训班等形式,推广“春笋早出”、“笋材两用林培育”等多项竹林高效生产经营技术,并开发一系列竹工艺品,发展森林休闲旅游,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景宁县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刘畅]

资料中心

花开两岸-别样野趣

  你吃过这么鲜嫩多汁的菠萝吗?你知道怎么…

主办单位: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