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于喜军(左)带着妻子王凤娟(中)和同村渔民在兴凯湖边整理渔网。
6月24日,于喜军将下雨的积水从船体里舀到湖滩上。
6月24日,于喜军(左)与妻子王凤娟在织补渔网。
6月24日,于喜军(右)与妻子王凤娟在院子里种植蔬菜,他们身后是两人的玉米地。
6月24日,王凤娟在自己的“农家游”餐馆摆桌。
黑龙江省密山市白鱼湾镇湖沿村的渔民于喜军有着20年的“渔龄”。近年来兴凯湖的鱼价有所上涨,渔民整体收入也不断提高。如今,老于每年不只有打渔的收入,他还经营了一家餐厅,并在自己院子里种起了蔬菜、玉米等,依靠这三种营生,他和妻子王凤娟每年至少有十五万元进账。
每年6月6日到7月20日是兴凯湖的禁渔期,在补网修船之余,老于和妻子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餐厅的经营上来。“政府非常重视兴凯湖的生态保护,每年设置禁渔期,鱼的数量和种类也就逐年增多,渔民的收入就有了保障”。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责任编辑:王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