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加入收藏
意见反馈
首  页特别推荐政策法规合作平台农业资讯农产信息统计数据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专题视频

结构性产能过剩 玉米深加工如何转型

2016年06月28日 09:14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结构性产能过剩玉米深加工如何转型

  ——山东省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现状调查

  编者按

  玉米去库存,不仅在生产上要调结构,更要提振玉米深加工业,加快存粮转化消化。农业部已经提出,要把“粮仓”变成“粮仓+肉库+奶瓶+糖罐+燃料箱”。推进这一目标,还存在哪些困难,需要为玉米深加工企业注入哪些动力?玉米深加工的出路在哪里?本版通过对山东玉米深加工企业运行状况的调查以及玉米深加工领域专家的分析文章,进行深度关注。

  本报记者吕兵兵文/图

图为西王集团国际先进的玉米油灌装线。

  “今年以来,玉米加工能力有明显增长。特别是玉米淀粉及其深加工产品,2015年加工总量约378万吨,今年前4个月加工总量已近170万吨,全年有望突破480万吨。”6月23日,在山东省滨州市农业局产业化办公室,工作人员拿着一张《全市玉米加工情况汇总表》展开了分析研判。

  据山东省农业厅产业化办公室主任李传府介绍,山东是玉米加工规模最大的省份,玉米深加工企业规模大、数量多,是我国玉米深加工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目前,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转化能力已超过1500万吨,玉米淀粉、淀粉糖、玉米味精及赖氨酸的生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一。

  现状:淀粉加工产能过剩,开工率较低

  发酵有机酸是玉米深加工领域的高端产品之一。位于潍坊市昌乐县的英轩实业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发酵有机酸生产企业。

  李福生是英轩实业负责玉米原料收购的经理。他说:“去年下半年玉米价格下降,企业原料采购成本降低,所以今年是行业比较好的时候,现在基本满产,去年同期也就80%多。而且,公司的产品科技含量高,多数用于出口,市场和效益都比较稳定。”

  据了解,有机酸、变性淀粉、功能糖、酒精及生物医药加工等因为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量大,现阶段形势较好。

  但是,饲料行业和淀粉加工行业问题就较多。饲料行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下游市场低迷,出现产能过剩,整体行业开工率较低。淀粉加工行业玉米生产环节和加工企业脱节,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受粮食临储收购政策、木薯淀粉北进等影响,目前行业开工率较低。

  在临沂市,因玉米加工产品以淀粉及淀粉糖、蛋白饲料等初加工产品为主,存在加工链条短、产品同质化等问题,导致结构性产能过剩,玉米加工企业开工率普遍不到八成。

  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是中国玉米淀粉行业的龙头,是全国玉米加工量最大的企业,在山东省内外共有7个加工厂。据该公司一位经理介绍,近年来,受玉米价格以及下游工厂不景气、国际低价格产品挤占国内市场等影响,企业连年亏损。兴贸公司目前山东省内工厂勉强达产,省外工厂处在限产状态。2015年全公司玉米淀粉产量仅占产能的75%。

[责任编辑:王亚静]

资料中心

花开两岸-别样野趣

  你吃过这么鲜嫩多汁的菠萝吗?你知道怎么…

主办单位: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