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加入收藏
意见反馈
首  页特别推荐政策法规合作平台农业资讯农产信息统计数据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专题视频

芒市肉牛养殖助力脱贫

2016年06月27日 16:34 来源:云南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自从芒市通过实施“强基惠农”工程,向云南省委组织部争取3亿元信贷资金发展肉牛养殖项目后,全市2916户14500余群众积极争取贷款养上了肉牛。芒市通过扶贫产业项目的落实,为困难群众解决了发展缺资金、致富缺产业、养殖缺技术等问题,帮助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养肉牛让养殖户忙得不亦乐乎。轩岗乡拉哏村民小组贷款户方岩相团心忧肉牛的一日三餐,把更多的人力、物力都放在精心饲养上。日出忙找草料,日暮分享“养牛经”,养牛致富已成为贫困群众的普遍共识。

  实现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整体出列,肉牛养殖是突破口。芒市将用3年时间,举全市之力努力实现“牛比人多”的目标。

  在精准帮扶上,优先考虑建档立卡户的贷款需求,为贫困户创造贷款条件,制定出台了贷款对象广、贷款额度大、贷款利率优、政府贴息高、用款周期长的5项惠民政策;市级财政连续3年每年预算1000万元资金帮助贷款户贴息,让贫困户贷款没压力,拿出实际行动为困难群众扫除脱贫致富路上的障碍。

  作为建档立卡户的勐戛镇杨家场傈僳族村民余万发切身感受到了贴息贷款的好处。他于2015年6月申请到贷款8万元,肉牛由去年的4头发展至8头(其中能繁母牛5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致3060元,照着这样的发展,脱贫致富不是问题。

  为有效规避群众每头牛投保费用太高的难题,探索成立芒市“红色信贷”肉牛养殖协会。协会在做好服务会员的同时,建立会员风险共担机制,采取会费交一点、财政预算添一点的形式,建立会员风险防控保险基金,每个会员仅用保险费用10%的成本,就可实现每头牛投保的效果。截至今年3月底,共收取会费26.92万元,共补助意外死亡肉牛62头,补偿金额14.41万元,有效减少了群众因意外造成的损失,保证了肉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在养牛产业布局上,哪个村组适合养殖哪种品种,是短期育肥划算,还是养能繁母牛效益更好,都要经过认真分析,为群众提供有益的意见,并科学地为不同贷款规模的群众量身打造“发展套餐”,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增强了肉牛养殖的后劲。

  通过肉牛养殖业的带动,使坝区的冬包谷杆、甘蔗尖、稻草等变废为宝,坝区发展种植业、山区发展山地畜牧业的格局初步形成。依托牛粪为特色水果、生物特色产业、蔬菜等提供充足的有机肥料,延长了产业链,“养、种、果”农村循环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惠农富农成效显著。

[责任编辑:王亚静]

资料中心

花开两岸-别样野趣

  你吃过这么鲜嫩多汁的菠萝吗?你知道怎么…

主办单位: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