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加入收藏
意见反馈
首  页特别推荐政策法规合作平台农业资讯农产信息统计数据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专题视频

山西长治设施蔬菜年增10万亩

2013年12月25日 15:03 来源:中国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提要:值得注意的是,杂交水稻“三系”制种平均产量达到每亩219.2公斤左右。在岑巩县水尾镇新场村制种点,高产田亩产超400公斤。“两系”制种平均产量达243.7公斤以上,达到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

  中国三农网讯 截至目前,长治市今年设施蔬菜面积已达到36.60万亩,较去年新增10.2万亩,农民人均设施蔬菜收入达到1523元,番茄、黄瓜、茄子、西葫芦、韭菜、甘蓝、菠菜、辣椒、菜豆……品种丰富、品质优良。市农委主任米燕平告诉记者,从2011年开始,连续3年,长治市每年新发展设施蔬菜超过10万亩,占全省每年新发展面积的一半以上,无论从政策引导、发展速度、人才培育,还是技术服务、示范园区建设、工厂化育苗,均在全省遥遥领先。

  设施蔬菜产业以其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的特点,不仅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有效形式,更是现阶段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长治市把设施蔬菜发展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之一,加大扶持力度,设施蔬菜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今年长治市在继续执行强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以太行紫团、长子方兴等企业为龙头,建设食用菌、无公害蔬菜专业化生产基地,发展100万亩蔬菜、1万亩食用菌,并成立了由副市长马四清任组长的长治市设施蔬菜发展领导组,把发展设施蔬菜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出台一系列方案措施,强力推进设施蔬菜建设。

  加大市县两级资金补贴力度——今年,市级对日光温室、春秋移动棚继续补贴,并将连栋育苗温室、蔬菜保鲜恒温库纳入补贴范围,仅今年上半年市级财政就下达首批新建设施蔬菜补贴资金2000万元,各县市区财政投入达到1亿元以上。加大技术支撑力度——启动实施了设施蔬菜“111”人才工程,建立了人才工程基地,实行设施蔬菜专家包园制度,开展设施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示范和技术服务活动,有力地指导农民科学种植蔬菜。加快蔬菜标准园建设和集约化育苗场建设,增强示范带动作用。

  目前,全市已创建长子方兴等8个部级蔬菜标准园和长治县振兴等13个省级蔬菜标准园,全市千亩以上设施蔬菜园区有8个,百亩以上设施蔬菜园区有217个,集约化育苗场46个,年育苗量3.38亿株,推广面积达到55%以上,大大吸引了周边农户和企业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发展规模设施蔬菜。创新营销方式,拓宽流通渠道——探索了蔬菜种植园区蔬菜营销方式,即:“农社”、“农市”、“农超”对接营销模式。沁州绿农林牧公司在太原、长治等地直接投资建设了一批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实行“终端住宅户二维码直营网络”营销蔬菜;长子潞汇公司与市区金威超市对接,实现绿色蔬菜“农超对接”直销。

  现在,长治市“一城三区”共有近百个连锁性质蔬菜直销店。与此同时,长治市还把设施蔬菜发展列为农业和农村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各县市区进行考核评比,努力促进全市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普燕]

资料中心

花开两岸-别样野趣

  你吃过这么鲜嫩多汁的菠萝吗?你知道怎么…

主办单位: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